孫耕悅
Oct 28, 2020

SOCIAL MEDIA

社群媒體何時興起、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當前社會環境下的現況

前言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不管是人類、物品或事件幾乎都和社群媒體脫不了關係,人類對於社群媒體的依賴可以說是越來越深。不過,在這個世代之前,社群媒體是怎麼出現的呢?在歷史的路上又經歷過哪些事才造就今日這番光景?他們背後的操控、發明者以及所有使用者又為哪種類型的人居多?這麼多不同花樣的平台有可能造成什麼社會問題嗎?他們的未來還會和現在一樣耀眼嗎?或是會被什麼興新發明取代?希望能藉由本文來替我們自己解決所有的疑問。

(一)背景及支撐脈絡

社群媒體的興起應該從一位瑞士研究員送出全世界第一封電子郵件說起,那位研究員在1970年代送出第一封郵件”QWERTYUIOP”後,人類開始有了網路上的「群組」,可以利用它討論各種話題,也是從那時候起,社群媒體開始蓬勃發展至今日家喻戶曉且幾乎人人都有在使用的境界。

以下為我們所整理的社群媒體發展之大事記:

1971 第一封電子郵件成功送出

1980 Usenet參與者開始可以在BBS上讀取及傳送訊息

1994 第一則部落格的個人雜誌問世

1995 Classmates出現後,使用者可藉以找到失散的同學

1996 Ask搜尋引擎問世

1997 America Online的出現讓在不同辦公室的同仁可以即時交談

1998 Open Diary讓人們發佈公開日記,也可以發表回應

2000 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推出維基百科

2001 Meetup成立,協助有相同興趣的人安排面對面聚會

2002 使用者可以在friendster上建立個人檔案

2003 全世界數百人協作創建WordPress

2004 Facebook成立,最初被訂為大學生的社群網路

2005 Youtube問世,免費讓使用者上傳及分享影片

2006 Twitter的出現讓個人與團體可以快速的溝通

2006 Spotify創立,使用者可以分享音樂播放清單

2009 foursquare這個以地點為基礎的社群網站使「打卡」一詞興起

2010 Google推出Google buzz,希望結合各樣通訊工具

2011 Google+提供群組分組及影像聊天室

2012 Pinterest社群剪貼網站吸引到1,000萬的使用者

其實細看社群網路的發展,從它被定義為開頭的那年至今也已經有50年了,這50年當中,人們不斷的追求創新、進步,有越來越多的平台、網站推出,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靠社群媒體來促進,因為這樣而加深能夠接觸各種不同人的可能,也讓我們和朋友之間有一個可以維繫感情的橋樑。單從發展歷史、各樣平台推陳出新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之興起帶來的方便絕對大於不便,對人類而言也是一種非常有利的工具。

(二)科技­/技術組成

在探討社群媒體的科技之前,先來暸解一下,web1.0和web2.0的差別,web1.0和web2.0主要內容是在敘述網路在不同時代階段所扮演的角色,web1.0指網路是資訊的單向提供者,而民眾是單向的接受者、理解者,而web2.0將網路變為人與人互相溝通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提供資訊,而其他人都可以接收,進而互相討論、交換資訊,也就是社群媒體參考的理念,而web2.0最大的特色在於平台不產製內容,由客戶主動生產各式內容,因此,如何讓有相同興趣的客戶如何連結再一起,就是一個很需要思考的課題,架設一個社群軟體網站,除了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編寫程式的能力外,如果規模如facebook、instagram等大公司,就需要眾多伺服器來穩定其網路連線品質,還有一些硬體設備來優化整個軟體的使用體驗,而這裡就不加贅述,而以上也只是基本配備,如果社群軟體要出眾,就必須有獨樹一格的設計,能夠讓人與人的連結更加緊密,相同興趣的客戶能夠找到彼此。

而優良使用者介面,我認為是大多主流社群媒體能夠勝出的原因,使用者介面大致意思就是:人和機器設備交流的載體,用戶向機器設備發布命令,機器設備隨後開始一段系統進程,回應數據,並給於信息反饋,用戶可以按照反饋信息開展下一步操作的決策,更簡單來說就是軟體頁面設計,以facebook或ig為例,當我們點開facebook或ig的個人主頁時,我們能夠輕易暸解所點開之人的眾多資訊,使我們對其有初步的認識,而當我們需要搜尋事物,兩者都能提供快速又方便的方法,而當我們當要po文時,只要打好文章,輕按一鍵就可以上傳,綜合以上可知,能夠吸引人的使用介面,必須簡潔有力,並且讓客戶能夠方便執行想要的功能。

而社群媒體最大的功用在於讓我們在網路上獲得歸屬感,因此軟體常常利用演算法,分析我們的好友、興趣或搜尋紀錄,推薦其系統認為我們可能有所興趣的文章,或有相同興趣的朋友,讓我們能建立依賴的社群關係,除此之外近年來大數據分析興起,社群軟體利用客戶在網路上的互動軌跡,分析眾多客戶的興趣方向,以此去修正軟體,使軟體更為進步、更吸引人,但大數據分析則有安全隱私外洩的問題,而且社會對其有不少的誤解,因此目前還是較不成熟的技術,結論而言,技術雖然是軟體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要出眾就需在創意方面多做努力,創造出與其他軟體不同的特色,才能不受時代的潮流淹沒,成為擁有固定客群的社群媒體。

(三)主要使用者及相關發展影響

社群媒體在這個時代是一種獨特的現象和潮流,也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而針對使用族群和相關發展的影響,我們將會以現行最主流的社群媒體,分別是FB、IG、Twitter去做介紹。

FB在目前所有社群媒體中,是使用人數最多的,其主力使用者分別為12–14歲/35–39歲/45–54歲/65歲以上,其中最大宗為35–39歲,比起剛開始由年輕人所主導的狀況,現在FB幾乎都是中年人士在使用,因爲先不論資訊的正確與否,臉書上有大量的新聞和內容可以觀看,這對於商務人士和需要每日收看新聞的上班族來說是非常便利的,而年輕人即便使用時間不斷下降,但還是有不少人會使用FB進行看新聞或接收訊息的功能,因此FB依然維持在社群龍頭的位置。

IG是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流行指標,在18–34歲這個族群中,幾乎人人都會擁有自己的IG帳號,且佔了全部使用人數的65%,也就是說,那些在FB上慢慢消失的使用時間,其實都是移轉到了IG這個平台,因為對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莫過於建立自己的風格,分享自己的生活,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而IG正是一個最能年輕人自由發揮色彩的平台,不僅如此,還能透過創立一些有趣或個性化的帳號並持續經營,進而達到獲得更多機會或展現,是一個極具創意性的社群平台。

最後一個平台是Twitter,這個平台也多半是由年輕人在使用,不過不同於IG以圖片為主體的特性,Twitter是以文字為主體的平台,很多時候推文並非是正經的分享,而是單純的心情寫照,相對來說,IG有IG story作為隨時隨地分享的媒介,讓IG post顯得更為重要,多半是分享重要時刻時才會使用,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Twitter最大的使用族群為20–29歲,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的年輕人,任何事都可以透過Twitter分享,也讓不少政治人物或藝人喜歡透過該平台發表言論,相對IG經營意味較重的特質,更顯得自由且真實。

根據上述三個使用族群最大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特點,第一個是FB的功能多半是提供資訊和新聞,社交成分逐年下降,從社交頻率最高的年輕人使用FB頻率越來越低即可以看出;第二個是IG使用者越來越多之餘,商業化程度也逐年增高,除了單純分享生活和個人風格的目的以外,已經充斥非常多靠流量賺錢的網紅,內容品質也因此有所下降,是值得擔憂的一點;最後一點,Twitter比起上述兩者有更多言語和文字上的交流,但也因為使用度上非常自由,造成在內容的尺度和品質把關上需要加強,透過規範加以維持社群的素質。

(四)網路安全與資訊媒體的關係

字寫醜了可以擦掉,但在網路上則不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在網路的應用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怎麼擦都擦不掉,這就是所謂的「數位足跡」,你曾經拜訪過哪些網站、按過那些貼文喜歡、留言內容、上傳的照片、購買過的東西、搜尋過的關鍵字,這些紀錄將永遠保存在網路的世界裡,現在的大數據就是利用數位足跡來了解每個不同的個體,然後公司藉由這些數據來鎖定目標客戶、行銷特定商品以及有效率的生產。然而有心人士可以透過數位足跡來拼湊出你的生活樣貌,對你的隱私以及習慣有更多了解,但大部分的用戶在使用社群媒體時往往忽略了這部分,甚至單純的以為用一個假帳號就可以避開這些問題。

想必大部分的人一定都有這個經驗,在瀏覽社群網站的同時往往會不經意地看到許多令你感興趣的心理測驗、性向測驗,但你們是否曾想過這些測驗其實是作為網路釣魚攻擊的掩護,以及獲得個人較隱私資料的媒介。通常大家在做這些測驗的同時,為了獲取這真正「準」的分析往往會卸下心房,表達最真實的自己,而對於有心人士或團體來說這種測驗就是絕佳的方法來獲得真實的資訊,「劍橋分析事件」即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劍橋分析公司取得了由劍橋大學心理學家 Aleksandr Kogan所研發的心理測驗應用程式,「這是你的數位生活 ( 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 )」,然後該公司藉由這個心理測驗取得了超過五千萬個使用者的個資,個資內容包含了曾經按過那些貼文讚、交友圈甚至是居住地等數位足跡,藉由這些極為隱私的資訊來分析這些用戶的個性、政治立場,劍橋分析公司正是利用這個方法來影響美國的總統大選。這個例子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社群媒體大為流行的時代,網路上的各種應用程式都可能是不肖人士取得個人資料的工具,所以社群媒體使用者一定要時時留意,雖然資安法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盡量避免在網路上發表太多個人照片、想法等,以減少自己的數位足跡,讓有心人無法透過各種資訊去拼湊出你的生活。

(五)科技的擴散

social media的出現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有極大的影響,他改變了我們許多生活模式,social media利用電腦和互聯網的技術,使人們可以通過虛擬空間的社區和網絡,來製作和分享各種設想、訊息、興趣和愛好等內容,無論是距離遙遠的兩地,到鳥無人煙的小角落,或是一座孤島,只要藉由social media就能隨心所欲地交換各種我們想分享的資訊。那social media是否跨越地理疆界呢?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舉例來說,最近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各國在疫情嚴重的驅使下,聯合國的各種會議便無法在同一個房間裡進行,如此嚴峻的挑戰下,只能利用視訊會議或是線上直播作為解決方案,而視訊軟體正是social media的一大應用。除了視訊直播的應用外,更不用提我們現在每天所使用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媒體,早就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social media為我們帶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也讓我們能用最輕易的方式交流各種重大國際新聞。

縱使social media的發明跨越地理疆界的限制且力量無遠弗屆,social media的出現跨越社經階級地位了嗎? 在social media的幫助下,一些較為弱勢的群體利用社群媒體來為自我發聲,2010年在突尼西亞爆發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在Twitter上發布訊息,讓原本訊息被封鎖的突尼西亞人民能夠看到事情的真相,凝聚向心力,推翻當權的政局;social media低成本、去中心化、即時性、跨越時空疆域的特質,讓本來處於劣勢地位的人民可以聚集在一起,共同為試圖打破社經階級或不平等現狀而努力。但不可避免的是,擁有更高階級的群體同樣也會嘗試使用social media 作為反擊的工具,因為握有更多權力或資源,更容易藉由social media來操控整個局面:許多資料顯示,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中,各個候選人藉由social media來作為自己選戰的工具,根據調查所述:「對千禧世代的美國選民來說,社群媒體是他們最重要的資訊獲取平台,尤其是18–29歲的年輕選民群族,有35%認為社群媒體是2016總統大選中最可靠的消息來源,Facebook也早已變成年輕族群閱讀政治新聞的重要平台。」 但藉由social media傳送的資訊就真的如此可靠嗎?就這點而言看來,我們認為social media 並沒有真正打破社經地位,還是被權力階級給框架著。

(六)當前發展概況及外來面臨危機

社群媒體對人類有好亦有壞,它使人與人的距離更加貼近,使用社群媒體能夠聯絡彼此彷彿零距離,即使實際距離遙遠,在社群軟體仍能看到對方前一秒進行了哪些活動,還可以即時收到重要的消息,像是地震情報、偶像的近況。然而,社群媒體雖然方便連絡他人,但是卻少了實際人與人的互動,也導致了與他人的交流變得冷淡,在網路中交流頻繁,但真正見了面卻不知道該聊甚麼,第二,社群媒體經常營造出普世價值,舉例來說,年輕人愛用的Instagram經常顯示出主流文化,愛心數多的文章大多是瘦、美、帥或是高的照片,根據《衛報》:「年輕人上網時,總是想呈現「完美」的形象,鬱鬱不樂,也要裝作很快樂,給自己製造壓力」,造成了認為自己並非如此使用者會感到自卑,自己不夠好的錯覺。

未來的社群媒體會面臨哪些危機,我們推估可得,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化、媒體傳播的速度之快,其中參雜了很多未經證實的言論,但使用者卻渾然不覺,把越來越多假新聞全盤吸收,一般人並無足夠心力仔細區辨訊息來源及資訊品質,讓假資訊、陰謀論、錯誤偏方、政治謊言在社群網站及通訊軟體流竄,過去2年來,臉書、Google、Twitter,頻頻遭到指責是散播假新聞的幫兇,未來會有更多接收到更多假新聞的人,把錯誤的資訊當成正確的。

(七)結尾

社群媒體嚴重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是卻不可避免,我們是否能戒掉?我相信大多數的答案是否定的。人類依賴社群媒體堪比吃飯還重要,既然無法從生活中去除,那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與它共存。第一,國家應該立法規範社群假新聞帶來的傷害,而非讓社群媒體中的發布者放肆地發布,讓越來越多的受害者落入圈套。其次,接收社群媒體的使用方也必須在這交流的動態中,對假的發布,有一定的認知並不是全盤接受,在每一個接觸點,都必須要有所意識,意識到接觸互動的過程,可能會在網路社群上所造成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而在享受網路社群帶來的正面效應的同時,每個人更應該對網路社群危機進行沙盤推演並建置各種預防措施。

(八)參考資料

1. 科技新報(2013)。【Dimension】社群媒體的歷史總表。發表日期:2013年01月28日。取自:https://technews.tw/2013/01/28/dimension-the-history-of-social-media/#

2. 每日頭條(2016)。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內容是什麼?發表日期:2016年11月7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tech/48m8elv.html

3. 集客網(2019)。社群大數據,你知道怎麼有效運用嗎?發表日期:2019年1月28日。取自:https://inboundmarketing.com.tw/social-marketing/社群大數據.html

4. 科技部(2017)。社群媒體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發表日期:2017年12月。取自: 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40f53939-d2c7-4def-944b-1af41b2e474c

5. 每日頭條(2019)。用戶介面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是什麼?發表日期:2019年10月14日。取自: https://kknews.cc/zh-tw/design/k4zbqav.html

6. Newtalk新聞(2020)。全國上網人數首度突破兩千萬人!臉書是最愛社群平台。發表日期2020年4月13日,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4-13/390508集客網(2019)。

7. Learning Hub(2020)。2020年你必須知道的Instagram統計數據。發表日期2020年9月1日,取自:https://www.hububble.co/blog/2019年你必須知道的instagram統計數據/

8. 全民資安素養網(2019)。認識數位足跡。全民資安素養網。發表日期 2019 年 10 月 01 日,取自:https://reurl.cc/W4N83D

9. 高敬原(2018)。Facebook 個資風暴落幕,禍首劍橋分析宣告破產倒閉。數位時 代。發表日期 2018 年 5 月 3 日,取自:https://reurl.cc/gv6xQp

10. Smile Chao(2019)。從《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談起 — 使用者行為數據如何轉變為黃金?。QSearch。發表日期 2019 年 9 月 4 日。取自:https://reurl.cc/gv6xQp

11. 維基百科(2020)。茉莉花革命。發表日期 2020 年 10 月 18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89%E8%8E%89%E8%8A%B1%E9%9D%A9%E5%91%BD

12. Phimedia(2016)。Facebook從美國大選看社群媒體力量。發表日期 2016年 11 月 ,取自:http://blog.phimedia.tv/2016/11/social-media-effects-us-president-election/

13. Robert Huang(2020),網路社群危機(II):預防勝於治療。民國109 年 2 月 4 日,取自:https://www.1010mkt.com/2020/02/04/%E7%B6%B2%E8%B7%AF%E7%A4%BE%E7%BE%A4%E5%8D%B1%E6%A9%9Fii%EF%BC%9A%E9%A0%90%E9%98%B2%E5%8B%9D%E6%96%BC%E6%B2%BB%E7%99%82/

14. 獨傲村夫(2018),【專文】社群媒體是在增進人類福祉,還是在摧毀社會?。民國107年3月11日,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cbb82224-1996-4544-bfcd-48880ab28b29

SARAH RAPHAEL, WENDY CHEN(2019),我想念自己在網路時代前的大腦!社群媒體的興起,沉迷於讚數的我們對心理造成的4大影響。民國108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vogue.com.tw/lifestyle/article/social-media-collective-psyche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