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耕悅
17 min readJan 13, 2021

SOCIAL MEDIA

社群媒體何時興起、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當前社會環境下的現況

前言

社群媒體是含括了一個大主題的詞,在社群媒體上人們可以交流意見、分享彼此的生活、想法,使溝通更加容易,也讓我們能更快速的獲得資訊。現今這個世代,人類幾乎和社群媒體脫不了關係,而且我們對其的依賴是愈來愈深、關係愈來愈密切。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我們日常生活中喜歡使用的平台,像是Instagram, Facebook等等都是我們離不開社群媒體的例子。

不過,在這個世代之前,社群媒體是怎麼出現的?在歷史的路上又經歷過哪些事才造就今日這番光景?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介紹有關社群媒體種種,從他的歷史出發到各式各樣的平台、使用者、對於社會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等,希望透過本文能讓大家對社群媒體有一番不同的認識及省思。

(一)背景及支撐脈絡

社群媒體的發展應該從一位瑞士研究員送出全世界第一封電子郵件說起,那位研究員在1970年代送出第一封內容為” QWERTYUIOP”的郵件。而在那之後不久,人類也開始有了網路上的「群組」,可以利用它討論各種話題,從那時候起,社群媒體蓬勃發展至今日幾乎人人都有在使用。

以下為我們所整理的社群媒體發展之大事記:

其實細看社群網路的發展,從它被定義為開頭的那年至今也已經有50年了,這50年當中,人們不斷的追求創新、進步,有越來越多的平台、網站推出,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深。因為這樣讓我們有更多接觸各種不同人的可能,和朋友之間也有一個可以維繫感情的橋樑。雖然近年來有一些平可能因經營不善而關閉,但單從發展歷史、各樣平台推陳出新的角度來看,社群媒體之興起帶來的方便絕對大於不便,對人類而言也是一種非常有利的工具。

(二)科技­/技術組成

在探討社群媒體的科技之前,先來暸解一下,web1.0和web2.0的差別,web1.0和web2.0主要內容是在敘述網路在不同時代階段所扮演的角色,web1.0指網路是資訊的單向提供者,而民眾是單向的接受者、理解者,而web2.0將網路變為人與人互相溝通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提供資訊,而其他人都可以接收,進而互相討論、交換資訊,也就是社群媒體參考的理念,而web2.0最大的特色在於平台不產製內容,由客戶主動生產各式內容,因此,如何讓有相同興趣的客戶如何連結再一起,就是一個很需要思考的課題,也就是社群軟體的重要目標,架設一個社群軟體網站,除了需要一定程度的編寫程式的能力外,如果規模如facebook、instagram等大公司,就需要眾多伺服器來穩定其網路連線品質,還有一些硬體設備來優化整個軟體的使用體驗,而這裡就不加贅述,而以上也只是基本配備,如果社群軟體要出眾,就必須有獨樹一格的設計,能夠讓人與人的連結更加緊密,相同興趣的客戶能夠找到彼此。

而優良使用者介面,我們歸納出來是大多主流社群媒體能夠勝出的原因,使用者介面大致意思就是:人和機器設備交流的載體,用戶向機器設備發布命令,機器設備隨後開始一段系統進程,回應數據,並給於信息反饋,用戶可以按照反饋信息開展下一步操作的決策,更簡單來說就是軟體頁面設計,以facebook或ig為例,當我們點開facebook或ig的個人主頁時,我們能夠輕易暸解所點開之人的眾多資訊,使我們對其有初步的認識,而當我們需要搜尋事物,兩者都能提供快速又方便的方法,而當我們當要po文時,只要打好文章,輕按一鍵就可以上傳,綜合以上可知,能夠吸引人的使用介面,必須簡潔有力,並且讓客戶能夠方便執行想要的功能。

而社群媒體功用之一在於讓我們在網路上獲得歸屬感,因此軟體常常利用演算法,分析我們的好友、興趣或搜尋紀錄,推薦系統認為我們可能有所興趣的文章,或有相同興趣的朋友,讓我們能建立依賴的社群關係,除此之外,近年來大數據分析興起,社群軟體利用客戶在網路上的互動軌跡,分析眾多客戶的興趣方向,以此去修正軟體,使軟體更為進步、更吸引人,但大數據分析則有安全隱私外洩的問題,而且社會對其有不少的誤解,因此目前還是較不成熟的技術,結論而言,技術雖然是軟體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要出眾就需在創意方面多做努力,創造出與其他軟體不同的特色,才能不受時代的潮流淹沒,成為擁有固定客群的社群媒體。

(三)主要使用者及相關發展影響

社群媒體在這個時代是一種獨特的現象和潮流,也可能是未來的趨勢,而針對使用族群和相關發展的影響,我們將會以現行最主流的社群媒體,分別是Facebook(以下稱FB)、Instagram(以下稱IG)、Twitter去做介紹。

FB在目前所有的社群媒體中,是使用人數最多的,其主力使用者分別為12–14歲/35–39歲/45–54歲/65歲以上,其中以35–39歲為最大宗,比起剛開始由年輕人所主導的狀況,現在FB幾乎都是中年人士在使用,因爲先不論資訊的正確與否,臉書上有大量的新聞和內容可以觀看,這對於商務人士和需要每日收看新聞的上班族來說是非常便利的,而年輕人即便使用時間不斷下降,但還是有不少人會使用FB看新聞或接收訊息,因此FB依然維持在社群龍頭的位置。

IG是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流行指標,在18–34歲這個族群中,幾乎人人都會擁有自己的IG帳號,且佔了全部使用人數的65%,也就是說,那些在FB上慢慢消失的使用時間,其實都是移轉到了IG這個平台,因為對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莫過於建立自己的風格,分享自己的生活,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而IG正是一個最能讓年輕人自由發揮色彩的平台,不僅如此,還能透過創立一些有趣或個性化的帳號並持續經營,進而達到獲得更多的機會或展現,是一個極具創意性的社群平台。

最後一個平台是Twitter,這個平台也多半是由年輕人在使用,不過不同於IG以圖片為主體的特性,Twitter是以文字為主體的平台,很多時候推文並非是正經的分享,而是單純的心情寫照,相對來說,IG有IG story作為隨時隨地分享的媒介,讓IG post顯得更為重要,多半是分享重要時刻時才會使用,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Twitter最大的使用族群為20–29歲,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的年輕人,任何事都可以透過Twitter分享,也讓不少政治人物或藝人喜歡透過該平台發表言論,相對IG經營意味較重的特質,更顯得自由且真實。

根據上述三個使用族群最大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特點,第一個是FB的功能多半是提供資訊和新聞,社交成分逐年下降,從社交頻率最高的年輕人使用FB的頻率越來越低即可以看出;第二個是IG使用者越來越多之餘,商業化程度也逐年增高,除了單純分享生活和個人風格的目的以外,已經充斥非常多靠流量賺錢的網紅,內容品質也因此有所下降,是值得擔憂的一點,需要從使用者的美學意識這個根本去著手改善;最後一點,Twitter比起上述兩者有更多言語和文字上的交流,但也因為使用度上非常自由,造成在內容的尺度和品質把關上需要加強,在不侵犯到使用者在社群平台上的自由為原則,透過規範加以維持社群的素質。

(四) 社群媒體 — 網路安全與數位足跡之關聯?

字寫醜了可以擦掉,但在網路上則不然,「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在網路的應用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怎麼擦都擦不掉,這就是所謂的「數位足跡」,你曾經拜訪過哪些網站、按過那些貼文喜歡、留言內容、上傳的照片、購買過的東西、搜尋過的關鍵字,這些紀錄將永遠保存在網路的世界裡,現在的大數據就是利用數位足跡來了解每個不同的個體,然後公司藉由這些數據來鎖定目標客戶、行銷特定商品以及有效率的生產。然而有心人士可以透過數位足跡來拼湊出你的生活樣貌,對你的隱私以及習慣有更多了解,但大部分的用戶在使用社群媒體時往往忽略了這部分,甚至單純的以為用一個假帳號就可以避開這些問題。

想必大部分的人一定都有這個經驗,在瀏覽社群網站的同時往往會不經意地看到許多令你感興趣的心理測驗、性向測驗,但你們是否曾想過這些測驗其實是作為網路釣魚攻擊的掩護,以及獲得個人較隱私資料的媒介。通常大家在做這些測驗的同時,為了獲取這真正「準」的分析往往會卸下心房,表達最真實的自己,而對於有心人士或團體來說,這種測驗就是絕佳的方法來獲得真實的資訊,「劍橋分析事件」即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劍橋分析公司取得了由劍橋大學心理學家 Aleksandr Kogan所研發的心理測驗應用程式,「這是你的數位生活 ( 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 )」,然後該公司藉由這個心理測驗取得了超過五千萬個使用者的個資,個資內容包含了曾經按過那些貼文讚、交友圈甚至是居住地等數位足跡,藉由這些極為隱私的資訊來分析這些用戶的個性、政治立場,劍橋分析公司正是利用這個方法來影響美國的總統大選。

這個例子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社群媒體大為流行的時代,網路上的各種應用程式都可能是不肖人士取得個人資料的工具,所以社群媒體使用者一定要時時留意。就上述劍橋分析事件來說,如果社群平台透過數據影響總統的選舉發生在台灣,該社群平台最終或許能全身而退,因為台灣的個資法規範的並不周全,有許多漏洞可鑽。以台灣的個資法來說,規範的對象為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的公務或非公務機關。然而這個社群媒體僅是個供他人蒐集、處理或利用個資的平台,簡單來說就純粹只是一個利用的工具,所以不受到個資法的規範。舉例來說,倘若有一個殺人犯去菜市場買一把刀子然後行兇,法院並不會判這把刀子殺人罪而是判刑使用這把刀子去行兇的人。在台灣個資法的世界裡,分析公司和教授就如同殺人犯會被判刑,然而社群平台只需要想辦法把濫用個資的責任推卸到教授或者分析公司以完全證明他真的單純只是一個平台(工具),依照台灣的個資法或許真的就完全沒有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目前台灣雖然正積極於修改個資法所規範的主體,資訊安全問題也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盡量避免在網路上發表太多個人照片、想法等,以減少自己的數位足跡,讓有心人無法透過各種資訊去拼湊出你的生活。

(五)科技的擴散

Social media的出現對於整個世界而言有著極大的影響,他改變了我們許多生活模式,social media利用電腦和互聯網的技術,使人們可以透過虛擬空間的社區和網絡,來製作和分享各種設想、訊息、興趣和愛好等內容,無論是距離遙遠的兩地,到杳無人煙的小角落,甚至是一座孤島,藉由social media的力量便能隨心所欲地交換各種我們想分享的資訊。那social media是否跨越地理疆界呢?其實答案是肯定的,舉例來說,近期因受到新冠狀肺炎病毒的影響,在疫情嚴重的驅使下,導致聯合國的各項會議將無法在同一房間裡進行,受迫於如此嚴峻的挑戰,聯合國只能利用視訊會議或是進行網路直播作為解決方案,而視訊軟體正是social media的一大應用。除了視訊直播的應用外,更不用提我們現在每天所使用的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媒體,早就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social media為我們帶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也讓我們能用最輕易的方式交流重大的國際新聞。

縱使social media的發明跨越地理疆界的限制且力量無遠弗屆,social media的出現跨越社經階級地位了嗎?在social media的幫助下,一些較為弱勢的群體利用社群媒體來為自我發聲,像是2010年在突尼西亞爆發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在藉由在Twitter上發布訊息,讓原本資訊被封鎖的突尼西亞人民能夠看到事件的真相,進而凝聚國民的向心力,推翻當權的政局。因social media具有低成本、去中心化、即時性、跨越時空疆域的特質,更能夠使本來就處於劣勢地位的群體聚集在一起,共同為打破社經階級或不平等的現狀而努力。但無可避免的是,擁有更高階級的群體同樣也會嘗試使用social media 作為反擊的工具,高位階的人握有更多權力或資源,利用social media來操控整個局面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例如許多資料顯示,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中,各個候選人利用social media做為自己選戰的工具,根據調查所述:「對千禧世代的美國選民來說,社群媒體是他們最重要的資訊獲取平台,尤其是18–29歲的年輕選民群族,有35%認為社群媒體是2016總統大選中最可靠的消息來源,Facebook也早已變成年輕族群閱讀政治新聞的重要平台。」 但藉由social media傳遞的資訊真的如此可靠嗎?就這點而言看來,social media 並沒有真正成功的打破社經地位,還是被權力階級給框架住。

(六)當前發展概況及外來面臨危機

社群媒體對人類有好亦有壞,它使人與人的距離更加貼近,使用社群媒體能夠聯絡彼此彷彿零距離,即使實際距離遙遠,在社群軟體仍能看到對方前一秒進行了哪些活動,還可以即時收到重要的消息,像是地震情報、偶像的近況。然而,社群媒體雖然方便連絡他人,但是卻少了實際人與人的互動,也導致了與他人的交流變得冷淡,在網路中交流頻繁,但真正見了面卻不知道該聊些什麼,第二,社群媒體經常營造出普世價值,舉例來說,年輕人愛用的Instagram經常顯示出主流文化,愛心數多的文章大多是瘦、美、帥或是高的照片,根據《衛報》:「年輕人上網時,總是想呈現「完美」的形象,鬱鬱不樂,也要裝作很快樂,給自己製造壓力」,造成了認為自己並非如此使用者會感到自卑,自己不夠好的錯覺。

未來的社群媒體會面臨哪些危機,我們推估可得,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化、媒體傳播的速度之快,其中夾雜了很多未經證實的言論,但使用者卻渾然不覺,把越來越多假新聞全盤吸收,一般人並無足夠心力仔細區辨訊息來源及資訊品質,讓假資訊、陰謀論、錯誤偏方、政治謊言在社群網站及通訊軟體流竄,過去2年來,Facebook、Google、Twitter,頻頻遭到指責是散播假新聞的幫兇,未來會有更多接收到更多假新聞的人,把錯誤的資訊當成正確的。

雖然社群媒體提供每個個體言論自由,但假新聞導致使用者誤判媒體消息,進而使媒體成功地以假亂真,且我們通常得知的新聞並非第一手,大多都是經由好幾手且以主觀視角散佈,這不僅使多數人誤判消息,也使這單一觀點被「同溫層」不斷轉發,我方認為用法律制裁媒體言論自由是難以執行且不符合比例原則的,以道德良知去評斷媒體之言論較適當,而閱聽者也需具備些辨別能力以及跳脫同溫層、比較各方消息,透過與不同想法的人交流,綜觀整個事件、議題之全貌,我們不該讓自己的視野被社群媒體限縮與蒙蔽,也不該讓社群媒體成為了主宰社會集體意識的框架。

(七)結尾

社群媒體嚴重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是卻不可避免,我們是否能戒掉?

我相信大多數的答案是否定的。

人類依賴社群媒體堪比吃飯還重要,既然無法從生活中去除,那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與它共存。要正確合理的使用社群媒體不難,首先是要學會篩選過量、不必要的訊息,減少處理這些沒實質意義的內容需要花費的時間與腦力。第二,是要辨別出哪些是包裝過、不真實客觀的資訊,避免虛假錯誤的內容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情緒甚至思想。最後,是要平衡真實生活與虛擬社群的時間分配,確保主要的重心是放在真實世界中應該被好好經營與掌握的地方。掌握了這些要點後,社群媒體便會是我們正向交流,發揮影響力的最佳平台。

(八)參考資料

1. 科技新報(2013)。【Dimension】社群媒體的歷史總表。發表日期:2013年01月28日。取自:https://technews.tw/2013/01/28/dimension-the-history-of-social-media/#

2. 每日頭條(2016)。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內容是什麼?發表日期:2016年11月7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tech/48m8elv.html

3. 集客網(2019)。社群大數據,你知道怎麼有效運用嗎?發表日期:2019年1月28日。取自:https://inboundmarketing.com.tw/social-marketing/社群大數據.html

4. 科技部(2017)。社群媒體巨量資料蒐集與分析。發表日期:2017年12月。取自: 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40f53939-d2c7-4def-944b-1af41b2e474c

5. 每日頭條(2019)。用戶介面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是什麼?發表日期:2019年10月14日。取自: https://kknews.cc/zh-tw/design/k4zbqav.html

6. Newtalk新聞(2020)。全國上網人數首度突破兩千萬人!臉書是最愛社群平台。發表日期2020年4月13日,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4-13/390508集客網(2019)。

7. Learning Hub(2020)。2020年你必須知道的Instagram統計數據。發表日期2020年9月1日,取自:https://www.hububble.co/blog/2019年你必須知道的instagram統計數據/

8. 全民資安素養網(2019)。認識數位足跡。全民資安素養網。發表日期 2019 年 10 月 01 日,取自:https://reurl.cc/W4N83D

9. 高敬原(2018)。Facebook 個資風暴落幕,禍首劍橋分析宣告破產倒閉。數位時 代。發表日期 2018 年 5 月 3 日,取自:https://reurl.cc/gv6xQp

10. Smile Chao(2019)。從《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談起 — 使用者行為數據如何轉變為黃金?。QSearch。發表日期 2019 年 9 月 4 日。取自:https://reurl.cc/gv6xQp

11. 維基百科(2020)。茉莉花革命。發表日期 2020 年 10 月 18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89%E8%8E%89%E8%8A%B1%E9%9D%A9%E5%91%BD

12. Phimedia(2016)。Facebook從美國大選看社群媒體力量。發表日期 2016年 11 月 ,取自:http://blog.phimedia.tv/2016/11/social-media-effects-us-president-election/

13. Robert Huang(2020),網路社群危機(II):預防勝於治療。民國109 年 2 月 4 日,取自:https://www.1010mkt.com/2020/02/04/%E7%B6%B2%E8%B7%AF%E7%A4%BE%E7%BE%A4%E5%8D%B1%E6%A9%9Fii%EF%BC%9A%E9%A0%90%E9%98%B2%E5%8B%9D%E6%96%BC%E6%B2%BB%E7%99%82/

14. 獨傲村夫(2018),【專文】社群媒體是在增進人類福祉,還是在摧毀社會?。民國107年3月11日,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cbb82224-1996-4544-bfcd-48880ab28b29

15. SARAH RAPHAEL, WENDY CHEN(2019),我想念自己在網路時代前的大腦!社群媒體的興起,沉迷於讚數的我們對心理造成的4大影響。民國108年12月17日,取自https://www.vogue.com.tw/lifestyle/article/social-media-collective-psyche

附件一

十點反饋的調整、修改及補充

附件二

小組分工表

108305087 陳菀妤 前言與背景及支撐脈絡(文章、上台報告)

109306024 陳姿穎 科技的擴散(文章、上台報告)

106104006 陳献朋 主要使用者及相關發展影響(文章、上台報告)

108103013 王柏翔 網路安全與數位足跡(文章、上台報告)

107101045 李昀翰 科技與技術組成(文章、上台報告)

108202023 鄭詠綺 社群媒體當前發展概況與結論(文章、上台報告)

108104048 孫耕悅 參考資料與文章彙整、ppt美編